首页 > 文学作品,散文游记
459

七星岩

作者:苏韶芬
出处:《奇山异洞》

七星岩

桂林石美洞奇,涧洞风格各异。芦笛岩瑰丽多姿;白龙洞洞道曲折;穿山岩晶莹剔透;七星岩雄伟深邃,奇特绚丽。清代诗人袁枚就有诗曰:“桂林诸洞皆晗岈,就中奇绝称栖霞。”七星岩值得一游。

游七星岩不止一次,每进一次都觉着新鲜。又一次随着游人从岩口沿石级下到“第一洞天”这个宽敞的大厅,又一次置身在当年地下河的冲刷处,思绪流向莽莽苍苍的缥缈。抬头望望洞顶,一组石乳悬在那里,如一尾鲤鱼正飞动鳍尾,向洞口游去。如果它当年游出了地下河,或许会跳过龙门的。洞的左侧,石崖横出足有20米高,上面平坦,仍留有上层河道的遗迹。原来七星岩很久以前是一条地下河,后来地壳运动,地下河上升,露出地面,它便成为了现在的岩洞。可以说,七星岩是水锐意进取,自强不息的产物。

沿着参观游览路线,经过了岩内最高的地方,来到了一个低矮的洞门前,洞门上有一只小兔子,好象被游人惊醒了一场好梦,在用尽力气往门上爬。进了矮门就是一条岩顶洁白平坦的长廊,古人说这里是“玉为墙壁雪为城”(宋刘克庄),“以云作地石作天”(清袁枚)。导游小姐说这里叫“空谷传声”。“因为只要用脚轻轻往地上一跺,它就会发出咚咚的响声”。她的话音刚落,人们都好奇地用脚跺地,一时间,咚咚声不断,欢笑声不断。“七星岩岩洞分上中下三层,我们现在行走着的是中层,刚才大家跺地的咚咚声说明中层与下层的结合处很薄,所以请诸君脚下留情。”导游小姐的话使大家恍然大悟,放轻脚步继续前行。

到了米粮山、瓜果山前,丰收的景象使人想起“民以食为天”的名句。人们对它特别感兴趣,有人在数它有多少个品种,有人站在它的面前留影,摄下珍贵的镜头。这一带的乳石奇美,有的象巨石镇蛇,有的象九龙戏水,有的则组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:右边如一幅水上行船图,左边象一幅山川行人图,山上树木成林,桥下流水淙淙,桥上行人匆匆的造型都惟妙惟肖。“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水创造的。岩洞露出地面后,雨水一如既往地沿洞顶裂缝不断渗入洞里,溶解石灰岩,将自身带着的晶体凝结,就形成了眼前这千姿百态、蔚为大观的石乳、石笋、石柱、石幔、石花的景象。”导游小姐又一次道出了洞奇石美的秘密所在,我则想,水固然有伟大的创造性,而这些石钟乳离开了人的想象力会有这么迷人吗?

上坡了,情绪也为之高涨,这里又是另一个洞天世界。它是洞里最为宽阔的地方。前面云天浩瀚,雾海茫茫。后面根根石乳、石柱、石笋或如剑戟或如天柱,形成一片美妙的峰林,峰林间小路迂回,令人神往。

再往前走,到了鹊桥,牛郎织女七月初七在此相会,景致充满了人生的悲剧意味。再过去,就是女娲殿。似乎能真切地看到女娲艰难地手举石头飞升上天,那人首蛇身的影子在我的视线里变得越来越小,最后只遗落她补天时的一块石头。人流毕竟离那洪荒时代已很远,还是实实在在地再一次企望丰收,这时一座座米粮山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。洞厅当中,一块很象大蟠桃的乳石盛在一个晶莹光洁的钟乳石盘中,人们说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留下的,我说它更象一个大寿桃,在此恭祝大家健康长寿!这是七星岩的最后一个景点,寿桃送客寓意吉利,当个老寿星的愿望该是人人有之吧。

七星岩的整个游程都很有点“仙气”,犹如在仙境里徜徉。传说这里曾是仙人洞府。日华,月华两位仙人就在洞内居住。一天有一个叫郑冠卿的县令来七星岩游览,在洞口遇见了两位道士,他们邀郑冠卿到洞中的棋盘山喝酒下棋,道士请郑冠卿吹笛子,他接过笛子却吹不出声音,道士奏乐他也听不见。郑冠卿想喝酒,酒壶仅存点滴,他感到很纳闷,便告辞道士走出岩洞。在洞口他遇见了两个樵夫,樵夫告诉他,刚才邀他下棋的就是日华、月华两位神仙,他刚想详问,樵夫已渺无踪影。谁知他在洞中只呆了那么一阵子,回到家里,夫人却说他去就是3年没有音信。这个郑冠卿遇仙的故事在文人的笔下也有所记载。

七星岩作为游览胜地,已有千多年的历史了。骚人墨客在洞内外留下了数十件石刻,有些石刻随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了,留下来的仍以其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启迪后人。宋范成大的《碧虚铭》、柯梦得的《方公祠堂迎送神曲》、梁安世的《七星岩·西江月》和明人张文熙的“第一洞天”石刻都能使游人在游览中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,从而激起爱国之情。当夜,游览后的兴奋仍在胸臆间萦回,便诵读起历代名人描写七星岩的诗句,想从中找到共鸣和寄托,不想眼前却云雾飘飘,我想此刻我虽不在倾境,却胜似入了仙境。

版权所有@广西桂林图书馆 技术支持:万卷文旅